联谊活动常态化是汕头清华高级工商管理企业家联谊会的特色会务文化之一,7月8日下午,由清华联谊会艺委会主办的茶艺培训沙龙在千好名茶茶馆举行。


【嘉宾简介】罗汉和
广东省茶文化副会长
汕头市茶行业协会副会长
千好茶叶技术研究所理事长
潮汕千好功夫茶博览馆理事长
高级评茶师
本次茶艺培训沙龙特邀清华联谊会副会长、潮汕工夫茶非遗文化传承人罗汉和分享传统工夫茶的冲泡技术及核心文化。清华联谊会执行会长吴腾生,常务副会长李鹏,副会长郑毅、陈奕群,常务副秘书长马迎春,艺委会副主任、书法顾问周幼南、摄影顾问黄卫等数十名会员参加了本次茶艺培训沙龙。

本次沙龙由艺委会主任陈奕群副会长主持。
我们深知,潮汕工夫茶集中了中国茶艺文化的精粹,“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是大雅大俗的完美体现,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沉积。就此,罗汉和会长现场分享潮汕工夫茶传统文化,深刻讲解如何懂茶性、知茶礼,怎样泡出一杯好茶,领悟潮汕功夫茶“和、敬、精、洁、思”的核心文化理念,并讲到“潮汕工夫茶对茶具、茶叶制作、水质、冲泡步骤技巧、礼仪习俗等方面都非常讲究!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也是潮汕人民的智慧结晶!”


在罗汉和会长的细致分析下,会员们了解到明朝中期到清初形成的潮汕工夫茶,是中国古老传统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十分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作为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活动中,罗汉和会长特地安排品茶竞猜环节,这更是让会员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使得现场气氛浓烈,热情高涨。会员们在学习领悟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的同时,也做到了品茶道、论人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真真正正地做到了学习、联谊、提升、发展!

正所谓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都从潮汕工夫茶道中受益匪浅。正是有了本次茶艺培训沙龙,工夫茶道让我们受到中国古文化的认知与礼仪品德的熏陶;三个茶杯的特有文化让我们学会谦让,懂得感恩,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冲泡的严谨流程让我们学会讲究细节,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茶道的高雅更是让我们“吾日三省吾身”,努力向上。

最后,吴腾生执行会长为本次茶艺培训沙龙作总结。吴会长首先感谢罗汉和会长精彩绝伦的茶道分享和支持活动的会员们,并表示“品茶道,论人生!不管茶叶的等级有多少,适合自己的茶才是最好的!”正如我会为会员组织开展联谊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会员参与进来,找到适合并属于自己的平台,通过联谊活动交流沟通,实现共赢,让彼此走得更高更远!


我会艺委会自成立以来,在艺委会主任陈奕群副会长的带领下举行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动,一次次地营造了温馨的会务气氛,给会员们带来了更多的关爱和更好的服务。
沙龙结束后,会员们依然意犹未尽,娓娓道来,也表示期待艺委会接下来更加精彩的沙龙分享。
【学习分享】
冲泡潮汕工夫茶要诀:烧杯热罐、高冲低筛、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传统潮汕工夫茶艺“八法”:治器(结晶器具)
纳茶、候汤(即等待水烧开)、洗茶、刮沫淋罐、烫杯、斟茶(冲茶)、品茶(奉茶请客)。
“潮汕工夫茶”是一件很讲究的茶事活动,是潮汕人对精制的茶叶、考究的茶具、优雅的冲沏过程,以及品评水平、礼仪习俗、闲情逸致等方面的整体总结及称谓。“工夫”二字在潮语意中乃喻做事考究、细致而用心之意。传统潮汕工夫茶只用三个杯,摆放成“品”字形。不采用公道杯。
潮汕工夫茶早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遍及海内外,默默起着沟通情谊的作用,浓浓的茶香滋润和安抚人们的心灵。在潮汕地区,家家户户,店铺单位都必备工夫茶具。喝茶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自然而然的交流中促成交易……